語文學科課程設置
時間:2019-08-31 08:00:49 點擊:660次
語文學科課程設置
一、課程教學目標
中等職業(yè)學校語文課程要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,培養(yǎng)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,使學生進一步提高正確理解與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,提高科學文化素養(yǎng),以適應就業(yè)和創(chuàng)業(yè)的需要。指導學生學習必需的語文基礎知識,掌握日常生活和職業(yè)崗位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、寫作能力、口語交際能力,具有初步的文學作品欣賞能力和淺易文言文閱讀能力。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,養(yǎng)成自學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。引導學生重視語言的積累和感悟,接受優(yōu)秀文化的熏陶,提高思想品德修養(yǎng)和審美情趣,形成良好的個性、健全的人格,促進職業(yè)生涯的發(fā)展。
二、教學內容結構
本課程的教學內容由基礎模塊、職業(yè)模塊和拓展模塊三個部分構成。
1. 基礎模塊是各專業(yè)學生必修的基礎性內容和應該達到的基本要求,教學時數為160~180學時。
2. 職業(yè)模塊是適應學生學習相關專業(yè)需要的限定選修內容,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和安排教學,教學時數為32~36學時。
3. 拓展模塊是滿足學生個性發(fā)展和繼續(xù)學習需要的任意選修內容,教學時數不做統(tǒng)一規(guī)定。
基礎模塊、職業(yè)模塊和拓展模塊,均從閱讀與欣賞、表達與交流兩個方面提出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,通過語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的能力。
三、教學內容與要求
(一)基礎模塊
1.閱讀與欣賞
正確認讀并書寫3500個常用漢字。能使用常用漢語工具書查閱字音、字形、字義,正確區(qū)分常用的同音字、形近字。能用普通話朗讀課文。注重對文章整體感知和領會,理解重要詞語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義和作用,能概括文章的內容要點、中心意思和寫作特點。能辨識常見的修辭手法,體會文章中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。
閱讀各種優(yōu)秀作品,體會其豐富內涵,加深和拓寬對自然、社會、人生等問題的思考和認識。能了解散文、詩歌、小說、戲劇等文學形式的特點。注重閱讀中的情感體驗,感受教材中文學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藝術魅力,學會初步欣賞文學作品。就作品中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討論,說出自己的理解、體驗或感悟。能利用圖書館、網絡等搜集、篩選和提取有用的信息。誦讀教材中的古代詩文,大體理解內容,背誦或默寫其中的名句、名段、名篇。激發(fā)學習古代詩文的興趣,增強熱愛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文化的思想感情。掌握精讀、略讀、瀏覽等閱讀方式。掌握加圈點、列提綱、制卡片、編文摘等閱讀方法。閱讀優(yōu)秀文學作品總量一般不少于200萬字。
2.表達與交流
(1)口語交際
養(yǎng)成說普通話的習慣。普通話水平達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布的《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準(試行)》相應等級的要求。聽話時做到耐心專注,能理解對方說話的主要內容、觀點和意圖;說話時有禮貌,表達清楚、連貫、得體。學會介紹、交談、復述、演講、即席發(fā)言、應聘等口語交際的方法和技能。能夠根據學習、生活和職業(yè)工作的目的和情景進行恰當的表達和交流。
(2)寫作
語段寫作,能圍繞中心,條理清楚,正確地遣詞造句。篇章寫作,做到符合題意,中心明確,思想健康;選材得當,結構完整,語句通順;書寫規(guī)范,不寫錯別字,正確使用標點符號。寫記敘文,能恰當地選擇材料和組織材料,能在敘述和描寫的基礎上學習抒情、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。寫說明文,能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,合理安排說明順序,恰當運用常見的說明方法。寫議論文,做到有觀點、有材料,材料與觀點保持一致。掌握便條、單據、書信、啟事、通知、計劃等常用應用文的寫法,做到格式規(guī)范、文字簡潔。能夠根據學習、生活、職業(yè)工作的需要恰當運用。初步養(yǎng)成修改文章的習慣。45分鐘能寫五六百字的文章。寫作活動不少于10次。
3.語文綜合實踐活動
根據校園生活、社會生活和職業(yè)生活確定活動內容,設計活動項目,創(chuàng)設活動情境。通過搜集資料、小組合作、交流展示、總結評價等步驟,圍繞活動主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,運用有關的語文知識和技能,提高語文應用能力,培養(yǎng)職業(yè)理想和職業(yè)情感。
(二)職業(yè)模塊
1.閱讀與欣賞
閱讀與專業(yè)相關的各類文章,讀懂主要內容。能對文章中的重要信息進行篩選、整理,獲得所需要的資料。能根據專業(yè)學習的需要選擇讀物。閱讀有關職業(yè)理想、行業(yè)發(fā)展、企業(yè)文化等方面的文章,培養(yǎng)健康的職業(yè)情感和良好的職業(yè)道德。閱讀中提高搜集相關職業(yè)信息的能力,從閱讀中了解社會、了解職業(yè),培養(yǎng)職業(yè)意識。閱讀自然科學、社會科學類作品,領會作品中體現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,進一步了解經濟社會發(fā)展和科學技術進步對高素質勞動者的全面要求,增強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。
2.表達與交流
(1)口語交際
掌握接待、洽談、答詢、協商等口語交際的方法和技能,做到態(tài)度真誠,表達準確,語言文明,儀態(tài)大方,符合職業(yè)崗位的要求。
(2)寫作
掌握調查報告、說明書、廣告詞、策劃書、求職信、應聘書等應用文的寫法,做到格式規(guī)范,語言簡明、得體,內容符合要求。寫作活動不少于4次。
3.語文綜合實踐活動
從相關職業(yè)的實際需要出發(fā),選取活動內容,設計活動項目,模擬職業(yè)情境,組織語文綜合實踐活動。在活動中提高語文應用能力,增強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。
(三)拓展模塊
1.閱讀與欣賞
精讀文章,能理清作者思路,辨析文章結構,概括文章主旨,了解寫作特點。初步掌握欣賞散文、詩歌、小說、戲劇的方法,閱讀一定數量的優(yōu)秀文學作品。品味文學作品的形象、情感、語言,能通過口頭或書面表達自己的理解、體驗或感悟。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,讀懂文言課文的基本內容,了解課文中常見文言實詞的含義和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,以及與現代漢語不同的文言句式。能結合教材中的古代詩文了解相關的文化常識,豐富文化積累。掌握繪圖表、作批注、寫心得等閱讀方法。
2.表達與交流
(1)口語交際
能用普通話正確表達自己的觀點,能根據語境,借助語氣、表情、手勢恰當地表情達意,提高交際效果。
學會講解、采訪、討論、辯論等口語交際的方法和技能,做到重點突出、條理清晰、用語簡潔,能根據職業(yè)工作的需要,恰當進行口頭表達與交流。
(2)寫作
篇章寫作,做到觀點正確,中心明確,思想健康;內容具體,結構嚴謹,層次清晰;語言簡潔,文字通順;格式標準,文面整潔。寫記敘文,能恰當地運用議論、抒情等表達方式,語言形象生動。寫說明文,能具體、清晰地說明事物或事理,語言準確。寫議論文,做到論點鮮明,論據充分,論證合乎邏輯。能根據職業(yè)崗位的需要,寫作總結、說明書、記錄、海報、簡報等應用文,做到格式規(guī)范,文字表述正確,內容符合要求。45分鐘能寫600字以上的文章。寫作活動不少于5次。
3.語文綜合實踐活動
針對社會生活和相關行業(yè)中的重要問題,發(fā)現和確定活動內容,設計活動項目,開展綜合程度較高的語文實踐活動,培養(yǎng)語文綜合應用能力。
四、教學實施
(一)教學時數安排建議
基礎模塊
教學內容
教學時數
閱讀與欣賞
現代文
80-90
文言文
16-22
表達與交流
口語交際
20
寫 作
20
語文綜合實踐活動
24-28
總 計
160-180
職業(yè)模塊
教學內容
教學時數
閱讀與欣賞
現代文
12-14
表達與交流
口語交際
12-14
寫 作
語文綜合實踐活動
8
總 計
32-36
五、考核與評價
(一)目的和功能
語文教學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檢測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,更重要的是及時向教師和學生提供反饋信息,有效地改進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,激發(fā)學生學習熱情,促進學生的發(fā)展。
語文教學評價應體現檢查、診斷、反饋、激勵、導向和發(fā)展的功能,尤其要注重發(fā)揮診斷、激勵和發(fā)展的功能。
(二)原則
語文教學評價應遵循以下原則:
1.評價主體多元化的原則。堅持他人評價、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相結合。
2.評價內容全面性的原則。在對學生的基礎知識、基本技能、基本能力進行評價的同時,要注重對學生情感態(tài)度與價值觀的發(fā)展進行評價。
3.評價方法多樣性的原則。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,采取不同的評價方法,逐步建立學生的發(fā)展性評價體系。
4.評價過程發(fā)展性的原則。要更多地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增長了什么知識,具備了什么樣的能力,獲得了哪些進步。
(三)方法建議
要根據不同情況和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,發(fā)揮評價的多種功能,提高評價的效率。
1.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,加強形成性評價
應加強形成性評價。要通過形成性評價客觀反映學生在平時取得的進步,幫助他們逐步樹立學習信心,獲得成就感。
2.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,重視定性評價
語文教學評價要采用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,并應更重視定性評價的作用。要本著促進學生語文應用能力提高的目的,根據不同的要求,有選擇地采用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。如可以通過書面考試的方式,對學生認知水平進行評價;也可采用陳述性的語言、激勵性的評語等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態(tài)度、表現、取得的成績等情況進行定性評價。
上一篇:
英語學科課程設置
下一篇:
計算機應用專業(yè)人才培養(yǎng)方案